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人民網

每日輿情:環保部部長主動提PX 應對突發事件四措施獲贊

2012年11月13日19:16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你還沒問PX問題呢!”——11月12日,環境保護部部長、黨組書記周生賢在十八大記者會上的一句提醒在今天引起了不小的關注。有備而來的周生賢稱,將從加強環評、推進信息公開、擴大群眾參與以及健全社會風險評估等4個方面來應對環保突發性事件,並闡述了對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的“美麗中國”概念的理解,認為“離開經濟發展講環保是緣木求魚,離開環保談發展經濟是竭澤而漁”。

一、媒體報道分析

據人民網輿情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發稿前,相關媒體報道量逾400篇,大多數為對記者會現場問答的歸納和總結。不過,媒體關注的側重點也各有不同。其中,“周生賢主動提醒記者還沒問PX項目”和“環保部採取四措施應對突發性群體事件”是媒體報道中普遍突出的重點。而相比傳統媒體而言,網絡媒體的報道量較大且迅速攀升。

二、網友評論

1.稱贊周生賢部長勇於直面問題

網友“一生伏首拜孔明”:不回避問題是改革進步的第一步。

網友“慕宇雲波”: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網友“努力進步的60后”:認識到問題就好,重視問題更好。

2.稱贊“緣木求魚 和竭澤而漁”一說精辟

網友“美國總統1976”:說得好,如何平衡經濟和環保的關系是關鍵,地方政府不能因為政績而忽視百姓對環保的訴求。

3.對“經濟發展導致環境問題是規律”的說法有微詞

網友“河東道”:規律需要去順應,而不要僅是“紙上談兵”。

三、相關媒體微博摘要

@央視新聞:#微政論#“美麗中國”,賦予生態文明一張鮮活面孔。塑造這張面孔,內在力量是科學發展。靠經濟新產業充實底氣,轉方式調結構面臨更高的品質要求﹔靠生態自覺劃定底線,讓生態意識深入骨髓﹔靠文化建設打好底色,引導珍愛自然的生活方式。“美麗中國”既是藍圖,也是路徑。

@南都評論:生態文明指向民族的生存與發展,並非制約發展,更非片面的生態崇拜,目的是為長遠可持續的發展。它是對片面追求發展的扶正,發展的終極目標是保証社會的前途和生命的延續。馬克思倍感憂慮的“人類同自然的和解及人類本身的和解”,在“環境敏感期”的中國社會亟待正視。

四、輿情分析

不回避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以往被扣上“敏感點”帽子的PX項目,如今卻從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