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無坦途,路該怎麼走?
35年改革實踐,我們黨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高超的智慧不斷探索改革路徑,積累了寶貴歷史經驗,創造了推進中國改革大業的方法論。
方法正確,改革事半功倍、破浪前行。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調研時指出:“必須從紛繁復雜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脈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特別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這是對改革經驗的寶貴總結,對改革方法的科學概括。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把握改革規律,為改革再次謀篇布局。
“上”與“下”的呼應——
摸石過河與頂層設計結合
今年10月底,一項新舉措牽動人心——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在全國推進。
此前,按照政府轉變職能、簡政放權的總體改革思路,北京中關村、上海浦東、廣東等地先后試水企業登記制度創新,“寬進嚴管”引發企業注冊熱潮。
它是頂層設計與“摸石過河”相結合的成果之一。從發軔於安徽小崗村的家庭聯產承包,到萌芽於深圳小漁村的特區開放,35年來許多重大改革都源自地方創新,再由國家指導支持,最后在全國推廣普及。“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良性互動,折射“中國智慧”。
改革是復雜的系統工程。當改革打響攻堅戰,迫切需要把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結合起來,在摸石過河中把握規律,在統籌規劃中推進改革。
強調頂層設計,是改革的大局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