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千古偉業 貴在擔當

——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系列述評之五

2016年06月29日15:48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手機看新聞

時光倒流,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全國隻有50多名黨員。彼時,中國積貧積弱,列強欺凌,民不聊生,有亡國滅種之憂。

斗轉星移,2016年,中國共產黨迎來95歲生日,全國共有8800萬名黨員。此時,中國屹立於世界東方,是舉足輕重的大國,正闊步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上。

如斯巨變、如此偉業,見証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如磐石的責任擔當。從革命年代到建設時期,從改革開放到“四個全面”,95年風起雲涌,95載艱苦卓絕,擔當,始終是中國共產黨力挽狂瀾、攻堅克難的制勝法寶。

擔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正是一代代共產黨人的敢於擔當、犧牲奉獻,才有今日的山河之壯、社稷之盛

1840年至1921年,風雨如晦,屈辱如山。

我們的國家,被侵略者稱為“既污穢又丑惡”、“存在是一種時代錯誤”。我們的人民,在自己的國土上,被殖民者譏為“東亞病夫”,貶為“劣等民族”。

“貴國何必急急,台灣已是口中之物!”面對日本割讓台灣的威逼,72歲的李鴻章苦苦哀求兩個月的寬限期,但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的回答是:“尚未下咽,飢甚。”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深重的危機,救亡的緊迫,呼喚解民倒懸的一線曙光。正因如此,自誕生的那一刻起,擔當,就成為中國共產黨與生俱來的特質。

“沖決歷史之桎梏,蕩滌歷史之積穢,挽回民族之青春!”中國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訣別安寧的教授生涯,38歲時慷慨赴死,臨刑前念念不忘苦痛的中國:“隻要我們有覺悟的精神,世間的黑暗終有滅絕的一天。”

“覺悟的門前便是刀山劍樹。”革命先烈鄧中夏,道出了馬克思主義先驅們的心懷。他謝絕父親給他在北洋軍閥政府謀得的好差事,39歲時英勇就義,獄中牆壁上留下他如火的詩言:“佇看十年后,紅花開滿地。”

夏明翰、瞿秋白、方志敏、楊靖宇、江竹筠……千千萬萬黨的優秀兒女“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壯懷激烈,氣貫長虹,這是何等的擔當!

歷史見証光榮。1921年前后,中國政治舞台上曾出現300多個政黨和政治組織,但大浪淘沙,大多被雨打風吹去,唯有中國共產黨以鐵一般的擔當脫穎而出。從實現民族獨立,到建設社會主義﹔從掀起改革熱潮,到決勝全面小康,時代的最前沿無不是共產黨人的偉岸身影。

常年野外的風吹雨打,讓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面色黝黑。他自嘲是全國最黑的教授。但在太行山區的農民眼裡,他是“大恩人”、“大救星”。

“該站出來就得站出來,該擔住了就得擔住了。”這位“太行新愚公”放棄安逸生活,一頭扎進太行山區,35年如一日,讓千萬山嶺披上了綠裝,讓千萬農民擺脫了貧困,去世前一天,還在忙於3個農業項目的驗收會。他說:“太行老區革命年代犧牲了多少人,他們圖什麼,不就圖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嗎?先輩們流血都不怕。咱們流點汗算什麼?”

擔當,早已融入中國共產黨人的靈魂,成為代代相傳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