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5日07:57 來源:學習時報
採訪對象:朱匡宇,1948年8月生,上海人。長期在上海紡織系統工作,曾任上海紡織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2004年5月任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精神文明辦主任。2007年11月,任上海市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2年4月退休。
採 訪 組:田玉玨 桑 熙
採訪日期:2018年1月11日
採訪地點:上海市東湖賓館
採訪組:朱匡宇同志,您好!習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間,您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精神文明辦主任,請談談您與他的工作交集。
朱匡宇:習書記在上海工作實際上隻有7個月零4天,但他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走遍了上海各區縣,進行了深入調研,對上海各方面工作都作了全面了解和精心指導,給上海干部群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在工作中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記日記,每次參加重要會議活動都會把相關情況記下來。知道你們要來採訪我,我又翻出當年的筆記本,上面清晰地記著我參加的習書記組織或出席的重要會議活動。“2007年3月24日,市委召開干部大會,宣布習近平同志任上海市委書記。”“3月30日,習書記帶領市委四套班子到中共一大、二大會址參觀。”“4月6日下午2點,習書記到市委宣傳部視察,一個部門一個部門拜訪,和大家見面。”“4月18日,上海召開精神文明委全會,這是習書記到上海參加的第一個大型活動。”“4月26日,方永剛先進事跡報告團一行抵達上海,習書記會見報告團全體成員並發表講話。”“5月17日,習書記到宣傳部視察時提出,要提高輿論引導能力,處理好服務群眾和引導群眾的關系,既要立足實際,又要影響實際,既要反映生活,又要引領生活。”“5月24日到28日,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召開,習書記作報告。”如此等等,都是我與習書記的工作交集。
採訪組:您剛才講到,習近平同志出席了2007年4月18日的上海市精神文明委全體會議,當時他對宣傳工作和精神文明工作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朱匡宇:習書記在那次大會上,對上海的宣傳工作和精神文明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他指出,文明素質重在實踐,重在養成,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推動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質有一個大提升。他還提出了“五個更加重視”的要求。
一是要更加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推動全社會形成價值共識。要在傳播中讓老百姓知曉,在教育中讓老百姓領會,在參與中讓老百姓體悟,在實踐中形成價值共識,使理論轉化為思路,轉化為信念,轉化為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凝聚價值共識是我國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習書記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二是要更加重視頑症陋習的整治,制定具體、可操作的配套措施,使廣大群眾自覺摒棄有礙觀瞻、有損形象、有悖科學、有害健康的陋習。
后來,上海市文明辦在迎世博的過程中,傾注了很大精力來抓改變陋習的問題,最典型的就是倡導交通文明。曾經有一項研究數據表明,上海市主要路口的通過率比發達國家要慢25%左右,原因是行人亂穿馬路,駕駛員為以防萬一,過路口時都會習慣性地踩剎車。為了改變這個狀況,我們當時做了大量工作,讓公安局列出上海市500個主要路口,在每個路口都派了志願者,義務幫助疏導交通,倡導行人文明出行。關於路口志願者的人選,我們也做了創新。以前我們提到志願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學生。但如果要真正形成整個社會的文明風氣,不能單靠學生群體,更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所以,當時我們發動這些主要路口周邊的文明單位,由他們各自動員自己的員工,每天早上8點到10點交通早高峰時段,以志願者身份輪流到路口執勤。這項志願服務工作一直延續到現在,並已實行責任制,讓文明單位積極參與社會公共服務。現在,你們站在上海的路口觀察,亂穿馬路的現象有了很大改觀,這與當年習書記的先見之明和正確倡導是分不開的。
三是要更加重視重點人群的精神文明建設,推動不同社會群體共建共擔社會道德。習書記強調,要重點抓住三類人群:第一類是黨員干部。“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各級領導干部作為負有重要職責的公民,要保持攻堅克難、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在社會生活中嚴格自律,為人講道德,做事知榮辱,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樹立形象、做出榜樣。第二類是未成年人。他們是國家民族的未來,對他們要講究日積月累、水滴石穿,要進一步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網絡,避免不良社會環境對他們產生消極影響。第三類是來滬從業人員。要不斷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他們與本地居民感情融洽、生活融合、思想融通,共建和諧家園,共促上海發展。
四是要更加重視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推動群眾在共建中實現共享。習書記指出,群眾的文化需求是民生問題,是不斷提高的民生需求。加強文化建設不僅是能力問題,更是一個態度問題。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必須立足基層、面向群眾、抓好基本、夯實基礎,充分發動並緊緊依靠群眾。
五是要更加重視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惠及農村。
六是要更加重視發揮社會力量作用,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更多實效。要通過加強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進一步發揮社會力量在提供社會服務、反映公眾訴求、促進社會公平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不斷增強精神文明建設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那次大會召開時,習書記剛到上海不足一個月,卻能根據上海的實際情況,就宣傳工作和精神文明工作提出如此貼切的要求,讓大家非常嘆服。他當時還特別指出,上海辦特奧、迎世博,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是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的極好機會。可見,他是一位非常善於借勢借力開展宣傳工作的領導。
採訪組:特奧會是習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間,上海舉辦的一項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重大活動。請您從宣傳和志願服務的角度,談談他在籌備過程中作出了哪些指示,提出了哪些具體要求?
朱匡宇:習書記非常重視上海特奧會的舉辦。他說,中央把承辦特奧會這一重大任務交給上海,既是對我們的信任,更是對我們的考驗。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進一步增強做好特奧會籌備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再接再厲、全力以赴,各司其職、通力協作,堅持高標准、高質量做好各項籌備工作,向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難忘的特奧盛會。要把舉辦世界特奧會作為中國舉辦奧運會和世博會的一個預演,做好舉辦國際特大型活動的總結工作,為奧運會和世博會提供借鑒。當時特奧會沒有成立一個專門的籌辦機構,主要是各個職能部門按照自己的職責劃分開展准備工作,經常是在晚上由市領導組織碰頭會,交換准備進度。我那時負責社會宣傳和接待工作,經常參加籌備工作會,對習書記關心特奧會的情況比較了解。
2007年6月7日,習書記專門聽取了特奧會籌備情況的報告,還分別到上海體育場、江灣體育中心、上海特奧競賽訓練中心察看。在特奧競賽訓練中心的會議大廳裡,來自全市的特奧志願者代表正在接受培訓,掌握服務特奧運動員的技能。習書記親切勉勵他們說,特奧運動是人類的互助活動,體現了人類的真善美。大家懷著理想參與特奧會,在服務智障人士的過程中,一定會實現願望、有所獲益,並通過自己的行動,展現中國人民善良、美好的心靈,展示上海人民文明形象,還可以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積累經驗。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習書記對特奧會籌備的各項工作提出了極為細致的要求,圍繞開閉幕式、火炬接力跑等重大活動,場館改造、運動員接待、安全保衛等重點工作,細化各項工作預案,提出要加強演練,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從容不迫。他特別強調要精心組織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讓更多國家和地區、更多的人關注特奧、走近特奧、感受特奧精神。他還特別指出,新聞媒體要聚焦特奧,不斷提高本屆特奧會的知曉度﹔要廣泛開展特奧宣傳,形成人人尊重、關心智障人士的氛圍,推動殘疾人事業的發展﹔要把舉辦特奧會與推進城市文明結合起來,與培育“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和市民形象結合起來,展示上海國際大都市的文明形象。
2007年8月27日,上海召開特奧會籌備工作動員大會,習書記強調,各項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要按照中央要求,全力做好各項籌備工作,努力把本屆特奧會辦出上海特色、辦出中國水平、辦出國際聲譽。他再次重申了最后准備階段的重點,特奧會火炬接力跑、開幕式、閉幕式是重要的三大活動,也是特奧會的亮點﹔接待服務和安全保衛這兩個環節是整個活動成功與否的重要保障。“三大活動”要確保精彩成功,成為整個特奧會的點睛之筆。接待服務要做到既熱情周到,又具有人性化、個性化,把上海人民對特奧事業的熱忱參與和對特奧運動員的關愛之情融匯到每個接待活動中。安全保衛要慎之又慎,確保萬無一失,為特奧會創造一個秩序井然、和諧良好的社會環境。
2007年9月29日,習書記和其他有關市委領導專門聽取了關於特奧會籌備工作的匯報。他指出,組織好世界特奧會,要做好志願者工作、公益活動、廣告、組織工作的思考、實踐和總結。
能夠看出,在每一次籌備工作會上,習書記對精神文明和接待工作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期望。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也不懈努力,不斷細化方案,爭取最大程度地服務好特奧會運動員和來滬參加盛會的各界友人。那屆特奧會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在組織社會服務力量方面盡顯風採。志願服務共分為招募、調配、培訓、政審、應急和組織六個部分,招募志願者5.3萬人,上崗4萬余人,其中大學生佔66%,社區居民佔22%,企業員工佔12%,年齡最大的85歲,最小的18歲,60%的人具有外語服務能力,小語種2000余人,涵蓋16種語言。基礎培訓和崗位培訓在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