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我們從事現代化經濟建設,要有長遠考慮,統籌全局”

——習近平同志領導制定《一九八五年—二〇〇〇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啟示錄

本報記者 汪曉東 吳秋余 付 文 王 浩

2025年07月04日09: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圖為筼筜湖景色。

王火炎攝(人民視覺)

習近平總書記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

重視發展戰略和規劃編制工作,習近平同志長期堅持,一以貫之。

30多年前,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領導制定的《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成為堅持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的經典范本,開創了中國地方政府最早編制縱跨15年發展戰略的先河,對當前科學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30多年來,廈門始終沿著《發展戰略》指引的方向,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從一座海防小城發展成一座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今天,當我們重新打開這部30多年前制定的《發展戰略》,更加能夠深刻感受到蘊含其中的戰略思維、科學理念、寶貴經驗,更加能夠深刻感受到凝結其中那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思想光芒和實踐偉力。

各地區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在全國大局中精准定位,加強規劃銜接。近日,本報記者來到廈門,追尋習近平同志領導制定《發展戰略》的初心和足跡,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廈門的發軔和實踐,領悟《發展戰略》對於編制中長期發展規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深遠啟示。

——編  者  

一本書,一座城。

一段歲月,一張藍圖。

書中,有對廈門發展的戰略擘畫,也有對國家前途的深邃思考﹔有“對改革的實踐、對開放的實踐”的篳路藍縷,也有“使全市人民在投身特區建設中得到更多的實惠”的赤子情懷。

2024年10月16日,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

正在這裡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拿起一本藍色封皮、厚達300多頁的《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以下簡稱《發展戰略》)仔細翻閱。

這是全國經濟特區中最早制定的一部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也是中國地方政府最早制定的一個縱跨15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領導制定者正是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習近平同志。

30多年過去,海風海浪依舊,廈門卻已舊貌換新顏。

“編這個規劃的時候,自由港怎麼搞?人員如何自由進出?金融、貨幣政策什麼樣?不知道,就去摸索,試點先行,摸著石頭過河。看到今天的廈門,我們感到很欣慰。”撫今追昔,總書記很是感慨。

一部30多年前制定的《發展戰略》,為何讓總書記念茲在茲,牽挂至今?

這部30多年前制定的《發展戰略》,對於“十五五”規劃的編制,對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有著怎樣的啟示?

打開這部《發展戰略》,打開一段改革歲月,打開一段創業歷程,打開一座思想寶庫。

謀  劃

“經濟發展戰略要有基礎性工作,要有行業規劃、城市規劃”

碧海藍天間,廈門港東渡港區“絲路海運始發港”幾個大字格外醒目。

龍門吊巨型滑輪緩緩移動,一輛輛客車被穩穩吊裝至貨船。不久前,130輛“廈門造”客車從這裡起航,駛往沙特阿拉伯吉達港。目前廈門港“一帶一路”航線已達98條,途經20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63座港口。

40年前的一天,履新廈門不久的習近平同志來到這裡,迎著海風極目遠眺,踱步走到橋吊旁,抬頭望著這幾十米高的大家伙,陷入深思。

當時的廈門港,僅有2台橋吊,一台一年僅能完成3.5萬個標箱。而在香港,同樣的橋吊,一年能完成12萬個標箱。

1985年6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島,並逐步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