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藝創小鎮集聚3000余家文創企業,年營收超100億元
本報記者 竇瀚洋
2025年10月09日08: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 |
藝創小鎮象山藝術公社“象鼻Park”街區。 |
![]() |
●健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
●完善促進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大稅費優惠和信貸支持力度
●鼓勵民營企業改革創新,提升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
●支持民營企業開展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參與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攻關
——節選自“十四五”規劃綱要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之江文化產業帶核心區,有一座藝創小鎮。它鄰近鳳凰山與銅鑒湖,風光秀麗,集聚了3000余家文創企業,涌動著民營經濟的澎湃活力。
“公司能成長壯大,離不開良好的創業環境。”浙江花果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周建敏說,公司自2019年落戶藝創小鎮以來,人員規模已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為如今的130人。
研發出品《黑神話:悟空》,參與制作《哪吒之魔童鬧海》,聯合出品《浪浪山小妖怪》……“十四五”期間,藝創小鎮內的企業累計出品或參與制作優秀視聽作品80部,並初步形成超50億元級大視聽產業集群。去年,小鎮內企業實現總營收超100億元。
激發靈感 增進交流
在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天元鼎內大戰”等場景以精美的視覺效果震撼了觀眾。
幾分鐘場景的背后,是花果山傳媒長期的技術打磨。“場景涉及上千個角色,運算壓力很大。團隊將角色拆分成20多個文件分層處理,再逐幀整合。”公司視效總監耿程遠介紹,“我們耗時3個月、修改了數十版,才達到了片方的要求。”
面對高難度、高強度的任務,除了憑自身的硬實力,也離不開軟環境的支持。“小鎮這邊有山有水,環境很美。工作之余,在附近散散步、看看景,不但能休息放鬆,還能滋養眼睛和大腦,激發出靈感。”耿程遠說。
這樣一座依山傍水、把文化創意產業做大做強的小鎮,是怎樣形成的?
幾十年前,藝創小鎮所在地是一家水泥廠。2008年,停產近10年的水泥廠轉型為杭州市首批文化創意產業園之一的之江文化創意園。2015年,隨著浙江省推動特色小鎮創建工作,西湖區、中國美術學院、浙江音樂學院三方攜手,圍繞發展“藝術+”產業的功能定位打造了西湖藝創小鎮,簡稱藝創小鎮。2019年,藝創小鎮入選第三批浙江省級特色小鎮。
“在小鎮的這幾年,公司成長得很快。這裡就像是我們的‘花果山’。”周建敏介紹,“小鎮匯聚了影視、動漫、游戲、創意設計等眾多數字文創產業鏈企業,有什麼需求,很快就能匹配到合作伙伴。大家聚在一起,平時也有交流借鑒的機會。”
規劃面積3.5平方公裡的小鎮,既是創業園區,也是開放景區。綠地、步道、書吧、餐飲、集市、展館……旖旎的風光、豐富的業態,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到訪。“比起一般的寫字樓,小鎮這種公園式的環境很接地氣,讓我們感到自在。看到大家來小鎮觀光、打卡,被各種文創元素吸引,我們也很有成就感。”耿程遠說。
對接需求 靠前服務
走進花果山傳媒的展廳,周建敏拿起一件造型精美的手辦介紹:“這是我們配合動畫電影《白蛇2:青蛇劫起》開發的衍生品,銷售額超過1300萬元。”
2023年底,花果山傳媒憑借早年參與電影制作積累下的經驗,完成了從制作方到出品方的轉型,開始與影業公司、電影集團等內容公司合作,拓展出IP孵化等新業務。
企業謀求創新、轉型,難免面對新困難、新挑戰。在優美的環境之外,藝創小鎮也為企業提供了優質的服務。
“去年底,我們開發衍生品時,在外包裝設計方面遇到了難題,需要尋求幫助。”周建敏說,依靠小鎮的牽線搭橋,公司與小鎮裡專門從事數字印藝的美大科藝(杭州)雲平台有限公司成功牽手,展開了合作,“確認了外包裝款式、用材后,迅速打樣,僅用15天,就成功出貨,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藝創小鎮為企服務中心負責人臧燕介紹,為了更好滿足企業需求,小鎮實行為企服務網格化管理,由業務骨干組成專職網格員隊伍與企業對接,重點了解、協調解決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的困難與問題,靠前服務、主動服務。
“這些都是企業發來的業務需求。”臧燕在手機上點開了一串串聊天記錄,“企業可以隨時找我們,我們會幫著引薦、對接產業鏈上下游的優質伙伴。”
浙江時光坐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駐藝創小鎮的企業之一。相伴成長近17年,時光坐標也對藝創小鎮的管理服務水平給予肯定。
“園區企業之間聯系很多,氛圍非常好。”時光坐標董事長姬海鷹說,公司曾遇到聲音后期制作、精密影像調色等方面的難題,小鎮在了解企業需求后都會積極協調,“比如,我們對中國濕地博物館進行數字化改造,需要高品質的聲效,小鎮就幫忙對接了園區內的企業‘聲無界’,提供了理想的解決方案。”
臧燕表示,小鎮服務企業的宗旨,是多扶持、少干擾:“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盡可能地維護好舒適、自在的氛圍,才能讓企業集中精力干好主業。”
依靠人才 發力未來
除了優美環境、優質服務,藝創小鎮還依托充實的人才資源,為園區內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西湖區、中國美術學院、浙江音樂學院三方採取“政府主導、學院參與”的共建模式,通過搭建校企交流平台,促進學生與企業增加接觸、擴大交流,源源不斷為企業注入人才和技術動能。
“團隊中,許多核心創意與技術人才都來自中國美術學院、浙江音樂學院等高校。一部分能力出眾的優秀人才,已經成為骨干。”姬海鷹說,公司已與中國美術學院簽訂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將產業實踐引入校園,共同培養符合行業前沿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十四五”期間,西湖區提出雲創、科創、文創“三創融合”,持續用真金白銀精准扶持文創產業發展。去年3月,《西湖區文藝發展專項資金扶持項目管理辦法》出台,實現對文化項目從立項、創作到人才的全流程支持。今年,新一輪《關於加快西湖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扶持意見》出台,強化了對於影視、動漫衍生品、文化出海等關鍵賽道的政策傾斜力度。“十四五”期間,西湖區文化產業扶持政策資金兌現4215.99萬元。
“去年底,我們開始布局AI動畫,研發生產大量動畫短劇。這也是未來企業出海的重點方向。”姬海鷹表示,未來幾年公司將深化AI與虛擬制作技術的融合,打造跨媒介IP生態鏈,同時積極探索數字資產的確權與交易模式,力爭提供技術領先的數字虛擬內容基礎設施。
藝創小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面向“十五五”,小鎮將以“傳統文化+數字科技”為驅動,全力競逐動漫游戲、影視科技、微短劇等大視聽賽道,加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國際傳播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進一步出圈、出海。
數據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杭州市西湖區文創中心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09日 07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