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拓展合作新空間——
本報記者 田豆豆 范昊天
2025年10月16日08: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丹麥的曲奇餅干、挪威的三文魚、芬蘭的陶瓷、冰島的毛毯、瑞典的家居產品……走進位於湖北省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內的跨境購品源生活廣場,新開張的“全球進口精品展”吸引不少顧客駐足、選購,其中北歐特色館尤其受到歡迎。
10月14日至16日,第七屆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暨中國湖北歐洲經貿洽談系列活動在武漢舉行。作為本次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進口精品展”匯聚了來自20多家知名企業、50多個歐洲品牌的300余件精選商品,涵蓋生鮮食品、時尚服飾、智能家居等品類,本地的消費者在家門口便能“一站式”採購全球好物。
瑞典的宜家家居是全球知名的家具和家居零售商。“過去27年裡,宜家在中國逐步搭建起覆蓋設計、測試、生產、採購、物流、零售及數字化發展的全價值鏈體系,如今武漢宜家商場每年接待訪客達500萬人次,幫助當地消費者找到更多元的家居解決方案。”宜家中國總裁兼首席可持續發展官龐安澤表示,“湖北開放創新的營商環境,加上近期推出的消費品以舊換新等促消費舉措,更堅定了我們長期扎根、深耕發展的決心。”
作為本屆論壇的主賓國,丹麥組織了數十家企業和機構深度參與。“馬士基1999年在武漢設立了辦事處,二十六載始終扎根於此,為客戶提供涵蓋海運、跨境鐵路運輸及空運等綜合運輸物流服務。”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丹麥馬士基集團北亞區首席代表彥辭說,過去75年來,中國與丹麥乃至整個歐洲的合作關系創造了巨大價值。對許多歐洲企業而言,中國市場依然龐大且充滿吸引力。集團對中國的發展潛力充滿信心,並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
據悉,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是全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專門面向北歐國家的經貿合作長效機制,由商務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自2018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六屆。今年論壇以“支點湖北 智鏈全球”為主題,舉辦1場開幕式,5場重大活動,12場專題活動,來自境內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參會。
中國與北歐國家經貿合作歷史悠久、基礎深厚、特色鮮明,今年是中國與瑞典、丹麥和芬蘭三國建交75周年。“今年1至8月,中國與北歐五國貿易額達到379.6億美元,同比增長7.1%,增速是同期中歐貿易的兩倍多。”商務部歐洲司副司長王宇鵬介紹,截至目前,北歐五國累計對華直接投資超過150億美元,其中瑞典、丹麥對華投資額均超過50億美元,位居歐洲國家前列。
本屆論壇期間,湖北還將舉辦中歐企業家東湖對話、中歐(丹麥)創享之夜暨“樂購湖北”國際消費品專場、博物館之夜,新能源汽車、綠色能源、大健康等產業對接活動,拓展商貿合作、促進商文旅融合。論壇期間,促成69個項目達成合作,總金額1005.96億元人民幣,12個重點項目在開幕式現場簽約,涉及光電子信息、新能源、金融業、臨空經濟、新材料、商業服務等領域。
“湖北憑借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區位優勢,可輻射全國超10億人口的市場,這裡正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湖北省商務廳廳長龍小紅說,今年1至8月,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萬億元人民幣,增長5.7%,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新時代“九州通融”動能澎湃,“支點湖北”超大規模市場將為世界各國帶來廣闊商機。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16日 0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