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與航母一起,挺進深藍(中國道路中國夢·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

張忠杰

2025年10月27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竭盡全力、貢獻所能,每個人既是“螺絲釘”也是“關鍵點”。功成不必在我,但必定有我

  在一聲聲雄渾高亢的汽笛聲中,在一次次挺進深藍的遠航中,在一個個大國重器的誕生中,億萬人民激蕩起民族自豪感與發展自信心,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

  

  20多年前,剛成為海軍戰士的我,絕對不會想到自己會先后跟隨3艘戰艦遠航。我心中的萬千感慨,可以用3個關鍵詞略表一二。

  歸屬感。2000年12月,我與“神州第一艦”深圳艦相遇,邁出了軍旅生涯的第一步。在此之前,我從未見過這麼大的艦艇,一想到將與它並肩作戰,便覺得心有所屬。我的艦艇生活從高溫、高濕、高噪聲的機電深艙開始。為保障戰艦平穩運行,我們需要維護保養全艦所有的電路、管線、輪機和電機等裝備設備。深艙沒有空調,又要燒鍋爐,身邊的設備都在散熱,我們還要爬上爬下。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上大艦、闖大洋”的參與感成為一種歸屬感。隨艦出訪多個國家和地區,雖然漂泊海上,但只要與軍艦在一起,我就會像在家一樣安心。

  踏實感。當接到去遼寧艦的調令時,我躊躇滿志,准備大展拳腳。彼時的遼寧艦尚在建造階段,艙室裡黑乎乎、空蕩蕩,這超出我的預期,難免心中打鼓。唯有實干,才能撫平不安。艙室內設備布置復雜精密,容不得半點差池,我總是天不亮就出發、夜已深才回去。殲—15首次在遼寧艦上成功著艦的那一天,我在阻攔機艙保障,沒辦法看到甲板面的情況,心也揪得很緊,只能豎起耳朵屏息去聽。“砰——”一聲巨響后,一股拖拽的聲音傳來,我知道成功了,心裡的石頭才落了地。隨著一點點地搭建、調適,我們用一次次的“完成”,實現整體的躍升。所有成就的取得都必須依靠腳踏實地,我對此深有體會。

  獲得感。后來,我又來到山東艦。航母雖大,但對艦載機來說,要從高空著陸,就仿佛是落在火柴盒上。安全完成這種高難度動作,關鍵就在“一瞬間”——尾鉤要在一瞬間緊緊鉤住阻攔索。對我們來說,做好保障重在一個“細”字。細致排查每一處細節,安全檢查次數超規定兩倍,確保艦載機起降的絕對安全,我們用數年如一日的“細”,助力山東艦不斷刷新艦載機連續起降的最大架次紀錄。短短幾年時間,國產航母山東艦就完成了從“入列”到“能戰”的升級。竭盡全力、貢獻所能,每個人既是“螺絲釘”也是“關鍵點”。功成不必在我,但必定有我。

  今年7月,中國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抵達香港,不少市民登上甲板,與這艘“國之重器”親密接觸。編隊離開時,香港同胞在玉桂山頂以“軍強民樂”回應我們來時擺出的“國安家好”,在維多利亞港兩岸,人們揮舞著手中的國旗久久不願離去。這一刻,我突然明白,這3個關鍵詞不僅是我的個人體會,也是國家富強帶給全體中國人的共同感受。在一聲聲雄渾高亢的汽笛聲中,在一次次挺進深藍的遠航中,在一個個大國重器的誕生中,億萬人民激蕩起民族自豪感與發展自信心,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

  海風凜凜、夜色如墨,一架架艦載戰斗機噴吐烈焰、刺破黑暗,那轟鳴聲是振奮人心的號角——殲—15逐漸抵近的畫面讓我倍感光榮,也提醒著我責任在肩。扎根戰位、心懷赤誠,我時刻准備著與航母一起,一次次向深藍挺進。

  (作者為山東艦二級軍士長,本報記者金正波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27日 05 版)

(責編:彭靜、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