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中國正以自身發展為亞太合作增加動能(國際論壇)

陳 波

2025年11月27日08: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加強亞太合作不僅是經濟議程,更是一種制度性回應與戰略性選擇。中國倡導共促亞太增長和繁榮並非口號,而是在風起雲涌的國際環境中提出的地區發展重要方案

  

  在全球格局加速變動、地緣政治錯綜復雜的當下,中方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倡導共建普惠包容的開放型亞太經濟,受到亞太各方廣泛關注和支持。

  長期以來,亞太經合組織在帶動亞太地區實現大發展、大繁榮、大融通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推動區域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議程,到推動供應鏈、價值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再到如今倡導數字化、綠色發展,亞太經合組織在亞太開放合作中起到了橋梁與平台作用。

  當前,強化亞太合作具有三重意義。首先,有助於凝聚區域經濟增長合力,釋放內需潛力和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效益。亞太經濟體的貿易、投資、技術聯系日益密切,通過整合資源、優化分工,能夠顯著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其次,區域合作通過制度規則對接和機制建設完善,有助於為地區成員提供長期穩定的制度預期。再次,亞太各方通過多邊平台加強協作,有助於妥處分歧、增強信任,從而提升區域合作的韌性與可持續性。

  加強亞太合作不僅是經濟議程,更是一種制度性回應與戰略性選擇。中國倡導共促亞太增長和繁榮並非口號,而是在風起雲涌的國際環境中提出的地區發展重要方案。

  開放、融通,是亞太合作的主旋律。事實証明,開放合作、融合發展是亞太各方共迎挑戰、共創未來的必由之路。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我們要堅守亞太經合組織促進經濟增長、增進人民福祉的初衷,堅持在開放發展中分享機遇、實現共贏,推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構建亞太共同體。”

  開放融通包含至少三個層面:一是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二是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深度聯通﹔三是區域內制度、規則與標准的對接。中國在此次會議上不僅提出政策主張,更通過一系列具體承諾和措施,展現出與各方攜手推動亞太地區繁榮發展的堅定意願。中方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亞太和世界提供新機遇。中國正以自身發展為區域融通增加動能,為亞太各成員提供更多合作可能。對於區域經濟體而言,中國龐大的市場、完整的產業體系與持續的制度創新,正成為可對接、可共享的重要平台。

  中國在會議上還提出“共同推進貿易數字化綠色化”,展現中方願同各方在數字技術、綠色產業、清潔能源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塑造亞太創新發展新優勢,打造亞太可持續發展新范式。

  在世界經濟大海中,亞太各方攜手前行,共同倡導開放、包容與共贏理念,定能迎來更加光明和繁榮的未來。

  (作者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27日 02 版)

(責編:任佳暉、彭曉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