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邢贲思

2013年12月02日09:30    来源:《邢贲思自选集》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上,而且也表现在精神文明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一系列文章、讲话中,在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始终把精神文明放在一个重要地位。邓小平同志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人。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没有精神文明

  邓小平同志在讲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为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时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页)这段话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事业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党对物质文明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搞清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因而在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没有及时地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仍然把阶级�